2K311022 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求
一、路基材料与填筑
(一)材料要求
1、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填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值应符合表2K311022的规定。
(二)填筑
(1)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0mm。
(2)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一)试验段
2、试验目的主要有:
(1)以便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二)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
1、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
不能用压路机,用什么压实呢?—摘自规范
(1)刚性管道: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胸腔夯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
(2)柔性管道: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
(1)刚性管道:主要依靠管体材料强度支撑外力的管道,在外荷载作用下其变形很小,管道的失效是由于管壁强度的控制。本规范指钢筋混凝土、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道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
(2)柔性管道:在外荷载作用下变形显著的管道,竖向荷载大部分由管道两侧土体所产生的弹性抗力所平衡,管道的失效通常由变形造成而不是管壁的破坏。本规范主要指钢管、化学建材管和柔性接口的球墨铸铁管管道。
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0m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3、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0~800m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三)路基压实
1、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2、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三、土质路基压实不足的原因及防治(2019年新增)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土“现象,主要原因是:
(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前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粒径大于100m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知识点:
(1)塑性指数Ip: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Ip=WL-Wp。,表征土的塑性大小;
(2)液限指数L:液性指数IL:IL=(W-Wp)/lp,
IL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
IL<0坚硬、半坚硬状态,
0≤IL<0.5硬塑状态,
0.5≤IL<1.0软塑状态,
IL≥1.0流塑状态。
土的天然稠度是指原状土样测定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①流体状:具流动性,其稠度指标为≥1。
②塑体状:具塑状性质,其稠度指标为0-1。
③固体状:具固体或半固体状,其稠度指标为≤0。
2.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原因和措施一—对应)
3.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练习题:
1.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土质路基压实原则的是()。(2012年-级真题)
A.先低后高;
B.先快后慢;
C.先轻后重;
D.先静后振;
答案:B
解析: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2.某路基压实施工时,产生“弹簧”现象,宜采用的处理措施是()。(2013年二级真题)
A.增大压实极具功率
B.适量洒水
C.掺生石灰粉翻拌后压实
D.降低压实机碾压速度
答案:C
解析:主要原因含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