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签订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这项条约得到了国际联盟承认,并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这也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
1.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2.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3.海军只能拥有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
4.不得组织空军。
5.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的费用。
6.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7.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8.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战败国德国不能生产重机枪。但是其他国家却纷纷仿效德国,研制、发展重机枪。
9.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10.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11.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12.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13.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14.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15.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使得中国北洋政府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凡尔赛和约》签订背景:
1918年11月11日,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也即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这项条约得到了国际联盟承认,并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这也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凡尔赛条约》历史影响:
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新的力量对比在斗争与妥协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的矛盾;相反,必然加剧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因此,凡尔赛体系只是一个“建立在火山上的”极不稳固的暂时秩序。各种矛盾演变的必然结果只能造成新的战争。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指出:“这个和约,正如任何其他和约一样,只不过是战争的继续而已。”